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在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了解和控制颗粒物污染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颗粒物浓度监测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1.光散射法: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原理。通过激光或者LED发射光束,当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该光束区域时,会使光线发生散射。仪器中的光电探测器接收这些散射光,并根据散射光的强度来推算颗粒物的浓度。因为颗粒物的尺寸、数量等因素会影响散射光的强度,所以通过对散射光信号的分析处理,就能得出相应位置处颗粒物的浓度情况。例如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中,利用这种方法实现对PM2.5和PM10等颗粒物的实时监测。
2.其他辅助技术配合:有些还会结合一些其他的技术手段,如智能算法等。这些辅助技术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校正、优化,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像金叶仪器的颗粒物实时在线监测仪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结合智能算法,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颗粒物浓度监测仪的测定步骤:
1.准备阶段
-滤膜预处理:若采用重量法(如β射线法),需提前对滤膜进行恒重处理。具体操作包括将滤膜编号后置于烘箱中,在规定温度下烘烤一定时间,随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并用高精度天平称量以确保两次称重差值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步骤旨在消除水分干扰并建立基准质量。
-仪器校准与检查:根据说明书要求完成开机自检,确认传感器、采样泵及数据系统正常工作。部分设备可能需要定期用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气溶胶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2.采样操作
-规范取样容器使用:对于液态样品分析,应选用专用清洁容器(如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材质),使用前需用被测液体反复冲洗多次以去除残留杂质,避免交叉污染;禁止使用未清洗的日常用品替代。
-环境控制:确保采样过程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避免雨天或高湿度场所,因为湿度可能影响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同时远离腐蚀性气体和高温区域,防止设备部件受损。
3.实时监测与数据处理
-原理应用:现代仪器多基于光学散射(激光/LED光源)或静电感应技术,通过捕捉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浓度值。用户需关注仪器显示界面的数据稳定性,必要时调整积分时间以提高信噪比。
-记录保存:完整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参数及原始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溯源。